腦膜炎為什么會引起頭痛(腦膜炎是什么引起的)趙某是個中年農村婦女,近半個月來持續的頭痛、發熱,體溫高達38~39度,有時還惡心、嘔吐,脖子發硬,食欲下降,體重減輕。在當地醫院用青霉素治療了一段時間也未見好轉,轉到了上級醫院。經腰穿檢查腦脊液,發現腦脊液中有很多白細胞,腦脊液蛋白增高,糖含量減少,最后診斷為結核性腦膜炎。
腦膜炎可以分為很多種,根據病因分為普通細菌性、結核性、病毒性、真菌(霉菌)性、腦膜癌性等等,根據起病的快慢分為急性腦膜炎,如普通細菌和病毒感染多是急性的;慢性腦膜炎則以結核性或真菌性感染多見。急性患者的臨床主要表現是發熱、頭痛、頸枕部發僵。而慢性者則以頭痛為主。
腦膜炎指的是包繞腦子和脊髓周圍的軟膜、蛛網膜和腦脊液發炎。引起炎癥的原因很多,有細菌、病毒、霉菌或者寄生蟲感染。常見的如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腦膜炎(流腦),結核菌引起的結核性腦膜炎,隱球菌引起的隱球菌性腦膜炎。頭痛常常是它們的主要的和共同的表現之一。
腦膜炎的頭痛主要是由于炎癥刺激了具有疼痛感覺的腦膜、顱底血管,以及顱神經引起。更重要的是由于炎癥刺激,引起顱內壓力增高,由于顱腔幾乎由密閉的顱骨組成,無伸展的余地,使腦子和周圍組織受壓,引起疼痛,甚至有生命危險。另外,腦膜炎會刺激腦脊液的分泌,影響腦脊液的回流,很容易合并腦脊液循環受到阻礙,從而使腦脊液在顱腔內增多,同時又排不出去,形成腦積水,加重了顱內高壓。